首页
搜索 搜索
关注

钟南山勉励青年科研人:“我最欣赏上进心”

2023-07-31 22:58:39 羊城派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、李钢图/主办方供图


【资料图】

7月31日,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同步召开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钟南山,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,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,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围绕各自的创新成果与科研体会作主题分享,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与粤港澳青年展开交流。此次活动由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与香港中文大学、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举办。

钟南山:用使命感推动科技创新

“提高科学素质的动力不只是依靠好奇心、兴趣,更重要的是使命感。”钟南山以“我国现阶段青年的科学素质培养——创新”为题进行了分享,勉励年轻人要具备开拓、尊重事实、执着追求、协作等四项素质,不断创新。

在钟南山看来,当发明或者发现经过转化后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这才是真正的创新。他以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抗疟疾机理的经历勉励青年学子,在对工作的钻研中找到兴趣、进而产生热爱与追求,从“要我做”转变为“我要做”,这样才能产生创新。

“如果青年科研工作者想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,在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重点培养哪些能力?”面对青年学子的提问,钟南山分享道:“年轻人只是业务好,不一定能做出很大的成绩,我最欣赏的是不满于现状、想做出改变、作出贡献的上进心。”他结合自己和科研人员一起研究对甲苯磺酰胺注射液近30年的经历说道,“虽然中间有过波折,但我们看准了问题、方向,就一直追着做下去,坚持很重要。”

与此同时,钟南山特别强调了协作精神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不同的单位、机构在科研中各有所长,想要做好创新、培养创新素质,一定要重视协作。

卢煜明:在生活里找科研灵感

“当我还是医学生的时候,学到了PCR技术,我就像见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,想试试看这个技术可以应用到哪里,所以兴趣很重要。”卢煜明在“从无创基因检测看产学研的挑战与机遇”主题演讲中分享道。

“做科学家通常要在生活里面找一些灵感。”这是卢煜明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得出的感悟。

1997年,卢煜明成为第一位发表关于孕妇血浆内发现胎儿游离DNA研究的科学家,有关技术已被全球广泛应用,并成为产前胎儿医学的范例。利用血浆游离核酸,卢煜明又对癌症检测作出了开创性贡献。“就像怀孕和癌症,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,但如果能从中发现一些关联,就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。”

此外,卢煜明还提醒青年人要重视知识产权、注重学术与产业协同,谋求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合作,促进科研产业化落地,进而为人类生命健康谋福祉。

张旭:基础研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

随后,在“脑科学与人工智能”主题演讲中,张旭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脑科学在理论上的共通性,展示了人工神经网络如何受到人脑的启发,模拟和学习人脑的认知过程。反过来,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脑科学研究也有推动作用,如脑成像技术的改进、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,将极大提高信息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。

在演讲中,张旭还强调了基础研究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鼓励青年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资源,看见融合学科碰撞出的无限可能性,激发学习兴趣,积极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,推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。

樊春海:DNA信息存储——生物与信息技术碰撞出无限潜力

“2020年全世界的数据是44个泽字节(泽字节为“ZB”,即440万亿亿字节)。”樊春海在“DNA信息存储:BT-IT交融带来的无限潜力”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。

樊春海介绍,现有基于硅的存储方式,存储这些数据不仅耗能、占地,迁移起来也很麻烦。而通过DNA存储,把数据存储的容量极限提升7个数量级,这种存储方式是一种密度高、能耗非常低、寿命非常长的存储模式。“全世界440万亿亿的字节,只要约200公斤DNA就可以存下来。”樊春海预测,到2024年,将有30%的数字业务有可能是用DNA存储来实现,从而解决现在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存储问题。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责编 | 何昱校对 | 刘博宇